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首页    旧版    业界    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创建时间:2017-12-18 15:02

作者:王鹏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习近平主席



中医药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四大国粹之一;已经流淌了几千年的中华医药文明之河今天继续着它的旅程,有着众多的传承者和追随者。中医药在国际上有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

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它的起源与发展是从炎黄五帝,神农时代开始;《神农本草》是第一部详细介绍中药的书籍;《黄帝内经》是第一部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的方书,而《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历经多个朝代,中医的基础理论,临床治疗体系日臻完善。历代名家辈出,中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人类的健康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其简便、价廉、无毒副作用,深得老百姓的信赖。中医治病辩证施治,强调整体,因人、因时、因地、一人一方、一时一方。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中医是一门具有极强传承性的医学,几千年来,经久不衰,日臻完善,名医辈出,在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传承中,继承了中医的望,闻,问,切,辩阴阳,辨五行,辨病机,辨证,辨症施治的医学理论和治病方法;同时,也传承了静心观性,返观内求得内证实践和修持方法。

中医传承有家传、师承两种形式,其特点:1.基本功扎实,要求背诵必要的中医书籍2.师生一带一传授,师徒如父子。师徒同吃。同住,一块出诊,形影不离,耳濡目染,学习提高快。正是因为这些优点,是我国数千年来历经朝代更迭,中医却始终不衰,而且越发展越丰富,全面究其原因,中医的传承方式功不可没,尤其是当前振兴中医,发展中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良策。

然而中医对于我,对于我的整个家族,有着深远的意义。我出生于中医世家,说起中医,还得从我的曾祖父说起,曾祖父出生于1885年(光绪11年),9岁在药铺做学徒,拜当地名医为师,14岁开始行医,对中医外科、骨科,痈疽、疮肿、跌打损伤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曾祖父一生行医治病,不但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待人和蔼可亲,他对医术执著的追求精神及乐善好施的品格是我们后人行医的榜样。曾祖父将行医之道,医德之本的祖训传给了我的祖父。1917年祖父出生于保定府涿县,6岁开始学医,后又拜当地名医韩先生为师,兼修中医内科,在曾祖父和韩先生的教诲下,祖父18岁开始行医。擅长中医内、外科,在当地享有盛名;1951年夏,我的父亲出生于北京,受家庭的熏陶,5岁开始习医识草。祖父要求我的父亲每天练习基本功,大约用了三年时间,他熟读了《汤头歌诀》、《李濒湖脉决》、《药性赋》等医学著作,有些歌诀他至今不忘,对我父亲日后行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业几十年来,使他深深的感到师承、家传学中医这种形式对中医的继承发展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近年来,中医、中药所面临的形式,更是有其深远的意义;我王鹏出生于1979年8月,6岁开始习医,背诵《汤头歌诀》及《药性赋》,一直以来,父亲用家传、师承和专业训练的方式来培养我,将他必生所学及经验全部传授于我,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本专业工作。我擅长中医推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有独特疗效。父亲经常教育我,行医德在先。每当我看好了一个患者,患者在复诊时,告诉我身体比初次就诊时好了很多,有些症状已经痊愈了,在这个时候,我的心情是最好的时候,真是比去大酒店吃顿大餐还舒服,这个心情只有善良的医生才能体会到,别人是体会不到的。



古人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指的就是医生,就要有仁爱之心,要聪明,要廉洁淳朴忠良。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好家风是一个传家宝,是整个社会积极、向上、健康、和谐正能量的渊源,是传承道德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渠道,更是主流道德价值观大众化最有效、最简洁的途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要将这种好家风、好医德代代传承下去…

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医药从业人员,会有一大批热爱中医事业的青年学子,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一方面应该依靠中医药院校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传统的师承,家传以及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药人才,唯有承上启下,将以继承、发扬中医药文化为已任,竭力挖掘中医药瑰宝,传承优秀文化,服务人民,才能使中医文化在世界文化大观园中傲然挺立并散发出独特的芬芳,为传承中华文化、造福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