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年内第四次降准释放什么信号?

首页    旧版    解读    央行年内第四次降准释放什么信号?
创建时间:2018-11-09 15:03

文:薛岩



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及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10月7日,央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降准是为稳定货币政策

此前,央行在今年1月、4月、7月先后进行了三次降准,此次是年内第四次降准,释放资金约1.2万亿元。有专家表示,此次降准力度超过今年前三次,将会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很多积极影响。

对于此次降准,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实体经济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此次降准将使得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同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进而有助于稳增长,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货币政策条件。

此次央行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上述负责人表示,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可以说,此次降准并不是货币政策的“放水”,而是稳增长和资金对冲的需要,节后会有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需要偿还,而且10月中下旬的税期也需要资金,所以,降准有利于平衡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保持流动性的总量平稳。

有人担心,降准会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贬值压力。

总之,本次降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更加巩固。央行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央行降准利好来袭对股市影响几何?

应该说,央行此次降准显然是一场“及时雨”。如果没有10月7日央行的紧急降准,那么,10月8日,A股市场10月份的“开门黑”是没有悬念的。毕竟在国庆长假这个交易周里,包括美国股市、香港股市在内的全球股市出现大跌的走势。如香港股市在10月1日到5日这5天的交易里,恒生指数的周跌幅达到4.38%。对于香港股市来说,相当于是暴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央行降准了。这无疑又让市场对节后的“开门红”行情充满了期待。毕竟央行的此次降准非同寻常。

首先,此次降准的背景是美联储刚刚于9月27日进行了年内的第三次加息,再次宣布加息25个基点。而在此背景下,不少国家与地区的央行都进行了跟进加息的举动,但中国不仅没有看美国脸色行事,采取相应的跟进措施,相反还进行了年内的第4次降准,从而形成“美国加息、中国降准”的格局。这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还是看自身经济发展的情况而定。

其次,央行此次降准力度之大超过了以往。央行过去降准,一般都是0.5个百分点。而这一次降准的力度达到了1%。这在以往是较为少见的,这表明,央行此次降准不只是为了让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更重要的还是要切切实实释放出流动性。

其三,央行此次降准的时机选择在10月7日,也是用心良苦。央行这次降准是出乎市场预料之外的。特别是在美国加息的背景下,市场对央行降准几乎没有期待。而央行作出降准的决定,显然与国庆节日期间发生的一些敏感事件有关。比如,国庆节期间,楼市遇冷,甚至发生了售楼点遭打砸事件;又比如,国庆节期间全球股市普遍大跌,A股市场节后的下跌在所难免,而10月8日,就是A股复牌交易的日子。因此,央行选择在10月7日公布降准消息,这难免会让人对央行的降准之举浮想联翩。

但从10月8日A股的走势来看,并未起到助力A股市场节后“开门红”的走势。10月8日早上开盘,上证指数即低于53.14点,跌幅1.88%,表现为标准的“开门黑”。而全天上证指数更是暴跌过百点,跌幅3.72%;深市三大指数的跌幅均超过4%。

为何央行非同寻常的降准并没有能够助力A股市场迎来节后的“开门红”呢?这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虽然降准消息可以与国庆假期市场各方面的利空消息形成一定的对冲作用,但要完全对冲利空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虽然本次降准可再度释放7500亿元的流动性,但严格说来,这些资金是不能进入股市的。降准对股市只是间接利好,而不是直接利好。相反,各种利空消息则是直接的利空,尤其是周边股市的下跌,那不只是一点点,而是一种暴跌。要完全对冲掉利空消息几乎不太可能。

而就A股市场本身来说,国庆节期间也有两大利空消息缠绕。首先是巨无霸中国人保的发行已获得证监会的批文。根据中国人保的发行份额23亿股与每股净资产3.43元来推算,中国人保的募资额度或不低于80亿元。这对于A股市场将构成一定的冲击。

当然,国庆节期间国内市场也有利好出台,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于9月28日正式发布,银行理财产品间接或直接投资股市的通道因此得以打通。但对于股市来说,这是一个远期利好,现有的22万亿银行理财产品由于原有合同的约束,进入股市的可能性甚小。

正是基于上述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央行第4次降准并没有能够助力A股市场迎来节后“开门红”。这也表明,A股市场要抵御风险,关键还是要强身健体,让自身强大起来,而不是一味依赖降准等外力作用。实际上,在A股市场自身被各种问题缠绕的情况下,外力对A股市场的作用总是有限的。


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几何?

国庆长假最后一天,央行宣布意外降准,这本来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或多或少的积极影响。但是,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央行降准未必可以再度提振房地产价格,而此次央行降准意在定向调控、提振实体。在实际情况下,虽然不排除存在部分流动性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渠道变相流向房地产市场,但在资金逐利效应有所降温,甚至部分龙头房企喊出“活下去”的背景环境下,却或多或少降低了房地产市场持续高烧不退的预期,或许房地产市场有逐渐“入秋”的迹象。

过去十多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段发展繁荣期,而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房价,更是成为了十多年来增值效果显著的投资渠道。受此影响,多数人都形成了房地产“只涨不跌”的定性思维,而一旦房价真的下跌,则不少倾家荡产买房的人还是很难接受,而投机买房者受伤最为严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以往房地产长期上涨的表现,更大程度上还是建立在货币环境持续宽松的基础上。简而言之,货币环境的宽松与否,则直接影响到国内房地产价格的表现。至于利率敏感、政策敏感的股票市场,本身也是受益于货币环境持续宽松的趋势,鉴于国内股票市场属于典型的政策市场,而在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中,加上股市长期以融资作为定位的功能,实际上也大大削弱了股市的上涨动力,而政策监管对股市的持续收紧,也抑制了股市的发挥空间,变相倒逼更多的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

多年来,不仅仅是大量场外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市场,而且企业自有资金乃至部分理财资金,也通过变相的方式流向了房地产市场,由此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增流动性补充,而这些年来,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市场,也给了这些资金足够的保值增值效果,而越来越多的资金也对房地产市场形成了高度的依赖症。

对于资本而言,本身具有较强的逐利性以及先知先觉的意识,当其感觉不妥,或有所顾虑之际,往往也会有着一定的策略转变。对于国内市场而言,本身也是属于新兴市场的范畴,在当前的环境下,同样离不开资本出逃的压力,只不过因外汇管制因素的存在,减缓了资本直接流出的速度。由此一来,虽然我们通过不断降准降低资金成本,为实体经济创造出良好的资金环境乃至融资成本环境,但是,在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狭窄、税负成本高居不下的背景下,营商环境未能获得实质性的好转,若新兴市场资本加速外流,恐怕降准的对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多数资金可能更倾向于避险。

不过,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资本往往是灵敏的,颇具一定的先知先觉效应。若货币环境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那么受影响的,也就不仅仅是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同样会受到影响。至于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比房地产市场更具优势,而当房地产市场降温之际,反而更容易把这一种负面影响反映到股票市场身上。由此可见,对于以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中国股市却往往表现出一种更“冷”的表现。

或许,对于国内股市、国内房地产市场而言,内部环境颇显重要,但对于近年来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仍然不可忽视,而对于资本而言,本身具有一定的先知先觉嗅觉,一旦货币环境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新兴市场资本呈现出加速流出的趋势,那么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股市等领域,还是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