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迅:快节奏下的“慢”生意

首页    旧版    人物    于迅:快节奏下的“慢”生意
创建时间:2017-12-26 13:01

作者:田一珊 周漠


“坝上” 特指所处环境水、堤辉映,树木成荫;在此借喻景色怡人、风光无限、环境极其优美之胜地。

“春秋” 为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光,同时亦借中国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的辈出来形容文化的鼎盛与繁荣。



“坝上春秋”是以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为宗旨,建以经典美术馆、六星级艺术酒店、艺术交易中心、艺术家工作室、国际艺术学校、艺术商业区、艺术主题公园等高端设施为承载空间,打造艺术创作、艺术品展示、艺术培训、交流与交易、艺术研究等完整的现代艺术产业链。

这正是坝上春秋投资集团董事长于迅及他的团队正在做的事。目前坝上春秋同时投资北京和天津两个现代艺术产业园区,并已在北京园区完成了艺术交易中心的建设,在天津园区则已建成了一座美术馆。

初见于迅时的那一幕,像张照片一样定格在记者脑中。一杯茶,一个茶台,一间充满禅意的办公室,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作为坝上春秋投资集团董事长、中华美术基金创始合伙人、北京世纪加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迅应该是个相当忙碌的投资人和企业家。与于迅交谈,竟丝毫感受不到这个时代赋予企业家群体特有的忙碌与焦虑感,就像这间办公室所表露出的气质一样,于迅的从容与恬淡构画出一幅与这个时代画风迥异的于迅式的“慢”生意。


写实:华侨的使命

《中国工商》:据我们了解,您本科是在清华学习自动化,硕士在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攻读,但是回国后又取得美术学博士学位,然后从事文化类的产业,您是什么机缘,怎么从理工科一下跨到美术研究领域的?

于迅:的确是有机缘的。我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有幸在一位华人收藏家的家里见到了不少明清时期著名书画家的真迹,当时对我来说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珍贵的艺术品,觉得特别震撼,也被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深深折服。我一直以来在清华包括哥大接受的关于科学的一些学习和教育,都是在用各种概念构建的逻辑体系来表述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而艺术就完全不同了,它所表达的完全是每一个个体的审美体验,对自然的感受、对情绪的抒写、对人文历史的理解,好的艺术表达一定是从一种纯粹的个人化里汲取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具有恒久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还有我父亲对我的影响。我父亲是最老的一批爱国华侨,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从美国回到中国。当时是把哈默博士引路到了中国,哈默博士是一个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人,是最早的红色资本家、美国最早和社会主义国家打交道的商人和很多国家领导人的好朋友。哈默博士在我父亲的安排下拜会了7次小平同志,也促成了多项投资,除此之外在文化方面做了很多中美交流活动。哈默不仅是个实业家,还是个收藏家,我父亲将他的收藏带入中国并策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第一次见到西方大师的原作;另外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把熊猫带到美国展览,开展了熊猫外交等等。正是源于诸如此类的文化活动,这些机缘,让我逐渐走上了投资文化事业的这条路。

《中国工商》:作为年轻一代,您觉得和父辈这些企业家最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于迅:最大的区别是做事方法上不一样。社会变化是十分迅速的,大众的审美观价值观都变化很快,公司管理机制也和以前很不一样。无论从资本的运作还是法律治理,在技术层面上的差异比较大。还有一个典型差异就是,比如我们经营的文化园区需要很多板块和因素,而老一辈人就认为每一部分都应该在自己手上自己完成才能达到预期结果。我们就倾向在专门的板块找专业的人合作。再者来说,在工作程度上我们也并没有老一代人那么拼命,但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是一样的,目标是一致的。至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我喜欢把节奏放慢,这样可以看得更清楚。也许有时候走得太快了不好回头,甚至走太多弯路。无论是工作还是人生都无法计划,随着变化尽可能去调整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写意:通融与淡然

《中国工商》:您愿意分享一下您的个人喜好吗?

于迅:我比较喜欢旅行,全世界走一走。比如我最近一直在东南亚做一些考察工作。那边很多国家跟我们文化上同根同源,风土人情也很接近,华人也很多,美景美食美不胜收,去到那边很有亲切感。我们之前做艺术网站,后来做艺术园区,都是用不同方式在做文化互动,也是很想透过这些平台推进国际间的、民族间的,其实最核心也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

这两年,我尽量把我的时间放在旅行上,我希望能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上,做些实事。当然,文化是互动的,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具有非常丰富多彩的特色,多元化、多样性就会有很多差异和矛盾,也是因为这样的变数和可能性,给文化带来发展的空间,因为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正是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创新。所以,怎么走出去,如何引回来,是我一直在努力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闲下来的时候我愿意散步、冥想与阅读。每天一段时间,在很多地方,挺不错的。这些行为它能让你的脑细胞熨贴下来,脱离日常生活,去往比较抽象、不重要的路途上。凡此种种,都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吧。 

《中国工商》:您觉得艺术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您在投资文化产业这条路上最大的驱动力是什么?

于迅:艺术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能够让我沉淀下来的感觉,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手,可以说是生活中深刻影响我的东西。艺术对我来说现在也是事业,除了我们现有的坝上春秋项目以外,早在2000年我就开始着手了,那一年我们上线了一个名为“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的网站,作为一个非营利的网站在当时是我国最大的美术类门户网站,以服务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为中心,以信息传播与推广艺术家为主,在我看来是传播价值和学术价值都较高的一个网站。

我们于2004年还在美国成立了有关艺术品基金——中华美术基金,专门收藏流失到海外的中国艺术品,主要从明清到现代的国画名家的代表作,为中国艺术界提供一个面向全球的信息交流平台,不仅向国外展示中国的传统与现代艺术,也让国外优秀的艺术能够走进国内社会大众视线。

一个人的好恶,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真正能够吸引我的,觉得有意思、有意义才会继续下去,因为我的性格使然吧。一旦确定了方向,就会很快地投入进去,坚持做到最好,不论要花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努力都会继续下去,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其次就是我的一种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正是基于这种使命感,我对自我的要求也应运而生。文化投资行业是十分有发展的行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政府也希望文化创业产业能够和经济实力相匹配。就拿我们和美国相比,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各方面原因,中国文化并不是强势文化。而美国的历史虽短,文化产业却很成熟,大的文化品牌包括好莱坞和迪士尼等,都在全球范围内很有影响力,是向全世界在渗透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观。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应该有些对于传承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担当和责任的,这是我们每个独立个体存在的精神根基。


言志:开放与传承

《中国工商》:您未来想把企业引领到一种什么的样的程度?在您的心目中有没有一个构想或者说一个最佳模式?

于迅:就是想把推广中国文化和商业有很好的结合。这个文化领域里这样成熟的模式并不多,尤其是美术领域,我想赋予美术更大的商业可能性。打造一个平台不能光靠热情,也需要商业上的成功,否则很难维持。

如何结合得更好,是我们始终探究的主题。文化领域和商业结合得比较好的是动漫领域和影视行业。而美术领域作为阳春白雪相比来说就稍微弱势一些。因为受众基数并不大,而且大家的审美层次也良莠不齐。但这正是机遇,这个市场正需要培育,也是我十几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东西,要和现在的审美、生活、娱乐相结合,才能一步一步推进,走得更远和更长久。

《中国工商》:您觉得艺术品投资和其他投资项目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您对现有艺术品市场有什么看法?

于迅:这是个非常长线的投入,说实话的确比较辛苦,而且会被很多因素所左右从而去调整,但是总得有人去做,有人去开荒。我不太会去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的回馈,急于寻求一些纯商业利润。我相信所有事情,只要静下心来,只要做到极致,收获的一定比你预想的更好。

就一个产业来说,要做起来是多种交易方式结合,要匹配金融服务等等各方面。但是艺术品这一块,国内的方式比较单一。不过现阶段也出现了新的探索,比如文化交易所等,尝试进行一些艺术品股权交易等。但因为鉴别和流通很不成熟,也很具争议性。

不止我在探索,整个国家都在探索,我们希望的是向诚信交易、契约性质的过程迈进。艺术品作为有价资产,在国外都可以进行担保和债权融资。而目前在国内因为市场都没有形成并且较为混乱,基本没有这类的企业或者机构可以干这一类事情,包括艺术品仓储、物流等,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但这是个“双刃剑”不是吗?蕴藏着的是机会,作为一个大趋势,我们都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中国工商》:您作为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的副会长,这些年在商会工作上有哪些心得?您对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这份文件出台有何见解?

于迅: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是中国文化产业里最高级别的商会,在商会的这四年中体验完全超越了预期。作为“国字号”商会,既然我们已掌握文化产业最优质的资源、最实时的信息、最高的视野,那我们便有责任让中国文化产业整合发展道路走得更顺畅。向政府建言献策,将学术理论创新发展落地落实,扶植大批年轻的、中小文化企业,这些都是商会正在承担的责任。在商会的这些年里,每个人可能是做出了微不足道的贡献,但是我们的收获要更大。

企业家精神对我来说,言简意赅就是把企业做好的劲儿,一种工匠精神,一种执着的劲儿。一个国家和民族将来的竞争力大抵上也需要这个,产品与服务,不能粗制滥造,需要的是一个“精”字,这就像中国历史上的瓷器,都是几代人、几辈子干一件事。

企业家精神最需要的首先就是有长期艰苦奋战的决心,任何人想挣快钱,是根本不可能做出好企业的。其次重要的就是要传承。审美价值变化其实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希望文化的传承与发扬。